close

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頦舌肌是舌頭很重要的外部肌群之一,為調控舌頭動得主要肌肉,亦為舌下神經的連結端。頦舌肌分為上端(upper part)、中端(middle part)、底端(lower part)等三部分,各有其不同的功能,上端主要負責將舌尖往後拉,中端負責將舌背往下拉,底端則是將舌頭往外突出,舌頭的運動與神經反應主要由後兩者(中端&底端)所主導。一般所提到的頦舌肌肥厚,會往後壓迫到口咽部,造成睡眠時氣流不順而打鼾,甚至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通常指的是頦舌肌的中端或是底端

頦舌肌示意圖.jpg

有些人會把舌繫帶頦舌肌搞混,兩者是不同的,舌繫帶位於頦舌肌的上端的腹側,舌繫帶屬結締組織,為被動的結構,去「釘」住舌頭的靈活度,而頦舌肌上端屬肌肉,為主動結構,去把舌尖往後拉,限制舌頭外伸的靈活度。

本個案是60歲的男性,因某些原因,下頷齒列往口腔側傾斜,也就是U型的下齒列往後往內傾斜,導致牙齒經常割(刮)傷舌頭腹側。原本應該找牙醫師做齒列矯正的架構性治療,惟因個人因素,不願意花那麼長的時間去做矯正,因此找到筆者,採取姑息性(palliative)的治療手段,也就是從被害者—頦舌肌著手。

受術者採正躺,手術前先刷牙,再用優碘漱口,以降低口腔細菌的菌落數,防止術後發炎感染。手術時先用局部麻藥打入舌尖施術的舌頭腹側部位,舌尖並用可吸收線吊起、往外拉,以利施術的舌腹部位可以更容易地暴露出來。手術工具乃採單極電燒,以避免出血。手術流程如下列圖所示:

舌繫帶手術流程.jpg

本個案採取橫切縱縫方式,為什麼不跟舌繫帶一樣、採取Z-plasty的方式呢?理由如下:

1. 一般有放鬆舌繫帶需求者,乃為解除孩童的吸吮或構音問題,會採取Z-plasty的舌繫帶,乃因其結締組織屬肥厚、頑固型,而無法僅於門診剪開舌繫帶,所以會選擇Z-plasty的手術方式,且會視情況,一併放鬆部分頦舌肌上端,以期讓舌頭靈活度達到最佳的術後成果。

2. 本個案並無構音上的困擾,因此,只須採取橫切縱縫方式即可,因為,主要的手術對象乃是頦舌肌上端

3. 放鬆部分頦舌肌上端有兩個意義,

   (1) 在結構上,將舌頭腹側肥厚的身軀減重,讓舌頭腹側後傾的下齒列獲得更寬廣的安全距離,可以保護舌頭腹部免於遭受後傾齒列的割(刮)傷。

   (2) 在功能上,由於頦舌肌上端具有將舌尖後拉的功能,後拉後就會讓舌腹碰觸到後傾的下齒列,因此,透過對頦舌肌上端的部分切除,相對地增加頦舌肌下端的拉力,使舌頭舌尖能更靈活地往外伸出,避免碰觸後傾的下齒列而受傷。

 放鬆頦舌肌.jpg

因此,為讓各位更瞭解這個手術的中心思想,而與手術過程圖可以做更詳細的比對,特別製作上面術前術後示意圖,以對手術結果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頦舌肌肥厚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齒列矯正 #發炎感染   #頦舌肌  #Z-plast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其他手術 的頭像
    鍾侑谷-其他手術

    鍾侑谷醫師其他手術分享

    鍾侑谷-其他手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