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陰囊水腫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前者的成因與先天性疝氣相同,肇因於先天性開放性腹膜鞘狀突(PPV);後者則多因陰囊外傷(受撞擊)、發炎(如睪丸炎或副睪丸炎)、寄生蟲感染、睪丸腫瘤、睪丸曾接受放射線治療等所引起,總之都是非先天性成因所造成的。本文討論者為先天性陰囊水腫。
陰囊水腫與疝氣相同,或單側或雙側,因形成原因及症狀,與腹股溝疝氣相似,故兩者易被相互誤認。兩者最大不同點在於:當患童腹部用力時(如哭鬧、咳嗽等,可增加腹壓的行為),就會有鼓起的塊狀物出現在腹股溝處,有時會延伸至陰囊,而臥床或平躺後卻會自行消失者,通常是疝氣。陰囊水腫則較不易因姿勢的變化而改變,用手電筒照射陰囊腫處時,會有透光感;且因一整天的站立,積水狀況於傍晚時將較明顯。不論如何,建議家長發現異狀時,應攜帶孩童至醫療院所,交由專業醫師來判斷,方為妥當。陰囊水腫與疝氣很容易可經由觸診判定之,由筆者的臨床經驗,當所有因素混雜,無法經由理學檢查的觸診而認定的陰囊腫塊時,則會交由超音波協助釐清,結果往往是睪丸發炎或睪丸腫塊。
陰囊水腫與疝氣如同兄弟,都是同一個媽生的 — 先天性開放性腹膜鞘狀突(即疝氣囊),兩兄弟有可能單獨出現,也有可能一起出現,視個人狀況而有不同。
內環處有開口,即代表存在有先天性「開放性」腹膜鞘狀突。從內環開口處流入疝氣囊中,有可能是腹腔中的水分,也有可能是腸子,前者形成水腫,後者形成疝氣。內環的開口並不會自行封閉,一但有,開口只會越來越大,則卡進腸子或其他腹內器官的機率就越高,而演變為嵌頓型疝氣(或合併有積水,或沒有,視腹腔水分有無流入而定),此時須緊急處置之。
水腫也會發生在女生身上。當腹腔中的水分由內環開口處流入疝氣囊內(如腹股溝疝氣囊截面圖示),即形成積水,若積水的疝氣囊掉到腹股溝部位,就稱為腹股溝水腫(或稱為精索水腫),若掉到陰囊或陰唇部位,就稱為陰囊(陰唇)水腫。
根治陰囊水腫的手術方式,唯封閉疝氣囊一途。古早年代,因家屬害怕讓孩童開刀,所以會採用抽取積水的權宜方式,但因未關閉水龍頭(封閉疝氣囊),所以積水現象仍會持續,現今已不使用於孩童。「封閉疝氣囊」的方式可分為2大類:傳統手術與內視鏡手術。前者是剖開身體、在直接目視下施行的體外手術;後者則是透過內視鏡於體內進行手術,有切口極小化、減少失血、避免傷害正常組織、加速癒合等優點。
傳統手術是一種由下往上的手術(如繪圖之綠色箭頭方向),其手術切口可有2種選項:腹股溝或陰囊中線,陰囊中線有隱藏縫線的好處(當然,陰囊中線的切口須是直的)。由繪圖可知,這2種選項的切口,都與源頭(內環開口)有一大段距離,因此,進入切口後,須經過層層的肌膜,才能將疝氣囊與精索、精索動靜脈(或卵巢與輸卵管)整個拖到體外,進行一長串的剝離工序,縫合後再放回體內,故又稱之為「開放式手術」。下列左邊3個圖為經陰囊中線的手術照片,右邊2個圖為經腹股溝的手術照片(右2為男,右1為女),黃色箭頭處為剝離後的精索(或卵巢與輸卵管),紅色箭頭處為剝離後的疝氣囊。
內視鏡手術是一種由上往下的手術方式(如繪圖之紅色箭頭方向),依封閉內環開口的技巧不同,可分為內視鏡腹腔內手術與內視鏡腹腔外手術。腹腔內手術乃是「內視鏡+傳統手術」的組合,經由內視鏡進入腹腔後,在內環處將疝氣囊與精索、精索動靜脈(或卵巢與輸卵管)做小範圍的剝離,使能剝離出必須的縫份,才能封閉(縫合)疝氣囊開口。雖然內視鏡腹腔內手術與傳統手術都有剝離工序,然兩者的手術途徑與剝離範圍相差很大,所以承擔的風險亦大不相同。另,輸精管與精索動靜脈於腹腔內原本是分開的,但從內環交界處開始,直到睪丸為止,卻交纏在一起而呈束狀(稱為精索),因此,大範圍與小規模剝離精索的風險承受度,當然明顯不同。
任何的手術傷口,其復原期都需要3~6個月,更遑論是內臟剝離(尤其是大範圍的剝離),雖然肉眼看不到,但傷口就是存在。筆者的內視鏡腹腔外手術,乃是在腹腔外透過一連串的繩結技巧,直接於內環處封閉疝氣囊,完全不須承擔任何剝離的風險,更不會在腹腔內形成任何因剝離與縫合所產生的結痂組織,而有腸沾黏之可能。再者,為慮及讓患者術中與術後享有最高的舒適感,並有效幫助患者度過術後的疼痛高原期,筆者於手術時,除了全身麻醉外,另會於術前及術後的皮膚切口處(雖然切口較傳統手術小很多)施打成本高的長效型局麻藥劑;加上手術過程中因完全不須剝離疝氣囊與輸精管、精索動靜脈(或卵巢與輸卵管),故不會造成體內任何傷害性的術後隱性疼痛。根據患者與家屬的術後回診反應都相當良好,患者術後完全沒有任何疼痛所引起的不適,活動自如,也讓父母照護的身心壓力減至最低。
★內視鏡腹腔外手術個案
內視鏡鏡頭乃於腹腔內由上往下照向內環處,左右兩側的輸精管靠近人體的中間線,精索動靜脈靠近人體外側,疝氣囊的開口則會出現在輸精管及精索動靜脈交界處。下列套圖為內視鏡照片,左邊2圖為左側內視鏡圖,右邊3圖為右側內視鏡圖,圖中黃色箭頭所指為精索動靜脈,綠色箭頭為輸精管。左1黃色虛線圈為內環處的大開口,左2黃色虛線圈為封閉後之照片,從照片可以清楚看出,透過筆者的內視鏡腹腔外手術,不但已完全封閉疝氣囊,且沒有任何剝離與縫合的痕跡,因此術後絕不會產生任何結痂組織,而有引起腸黏粘之虞。一但有先天性「開放性」腹膜鞘狀突,絕不會自行封閉,因此何時會出現疝氣或水腫的症狀,現疝氣或水腫的症狀,沒有人能預測,但年紀越大,手術越棘手。內視鏡手術的最大優點就是:只需一眨眼的時間,就能輕而易舉地探查對側,完全杜絕對側的先天性疝氣與水腫之發生機率,確保日後『滴水不漏.疝者不來』。
本個案患者臨床上的診斷僅有左側陰囊水腫(如術前照片),右側沒有任何水腫或疝氣的徵兆。但從右邊3張內視鏡圖可以發現,右邊第3圖有個小開口(綠色虛線圈),以內視鏡鉗塞入做再次確認(右邊第2圖),順手將之封閉如右第1張圖,就可讓患者免於後患。若未同時封閉對側,將來患者有可能發生疝氣或水腫或兩者合併的病徵,這就是內視鏡防範未然的好處,也是傳統手術無法做到的,傳統手術除非紮紮實實地將對側輸精管、精索動靜脈(或卵巢與輸卵管)整串拉出體外,才能確認有無,不但會有開了一次不必要手術的問題,且另須承受可能傷害到輸精管及精索動靜脈(或卵巢與輸卵管)的風險。
再者,倘若不幸於懷孕中期始發生對側隱匿性疝氣,隨著懷孕期間,腹部的逐漸隆起,疝氣也會日益增大,並將伴隨著疼痛及麻木感,甚至會影響行走。雖因有子宮的阻擋,較不易發展為嵌頓型疝氣,但於生產過程中,因腹肌用力而可能拉扯疝氣囊,且產後也易因懷抱嬰兒,致疝氣惡化,增加嵌頓型疝氣之危險。採用內視鏡手術,就無須擔憂會有這類情況的發生。
若欲更進一步了解內視鏡腹腔外手術內容,建議可閱讀相關文章:「外科內視鏡手術—微創疝氣篇(一)(二)(三)」。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陰囊水腫 #陰囊外傷 #腹部用力 #睪丸腫塊 #發炎 #腹股溝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