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趾甲內生(ingrowing mail)又稱為趾甲嵌入症,很多人會把指甲內生與甲溝炎誤以為是同一種病徵,其實這兩者是不同的,但卻又有某部分相關。甲溝炎是指手或腳的甲溝組織受到感染,造成手指或腳趾甲周圍的甲溝組織有紅腫、疼痛、發炎、化膿等現象。趾甲內生好發於大腳趾,是指腳趾甲兩側的甲床位置過深,使原先應該平長出來的趾甲嵌進肉內。
對於一般的甲溝炎,會先採取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如口服抗生素、抗生素軟膏等,若甲溝炎已嚴重到有指甲內生、肉芽組織增生等現象,則須尋求更進一步治療方式,如甲床整型術。而一般的趾甲內生,若有影響行動或合併有甲溝炎時,亦須尋求更進一步的甲床整型術之治療方式。因此可將之歸納如下圖示,當甲溝炎與趾甲內生發生交集時,其最佳的治療方式為進行甲床整型術。
★甲床整型術(本案例為大腳趾的甲床整型)
甲床整型術為甲溝部位的整型與重建手術,其目的乃藉由手術方式改變趾甲生長的弧度,使趾甲能平長出來,而非只是單純地拔趾甲。拔趾甲只是治標不治本,且易復發,惟傷口發炎嚴重時,建議先治標,俟發炎好了以後,再進行治本的治療,即甲床整型術。
筆者不建議以拔趾甲的方式替代甲床整型術,因為當指趾甲被部分或全部拔掉後,重新長滿覆蓋腳趾約須3個月以上,除造成生活的不便外,也易引發感染問題,且在沒有趾甲覆蓋期間,邊緣的趾肉會容易往上捲,反而造成趾甲內生,而演變成趾甲內生 → 拔趾甲 → 趾甲內生 → 拔趾甲 → ……的循環噩夢。
圖B:將嵌入肉內的趾甲用蚊鉗挑出,然後以剪刀沿弓形註記的直線處把過寬的趾甲剪掉,也就是簡圖中長在表面的黃色趾甲部分與嵌入肉內被的挑出的趾甲均須剪掉,因此術後趾甲面積較術前略小。於此步驟須注意不要把表面的趾甲剪太多,致術後趾甲變太小不美觀,但也不要剪不夠,致術後趾甲弧度仍太大而有再度內嵌之疑慮,因此註記時須仔細評估與拿捏。
圖C:甲床、甲髓是提供趾甲生長的製造元素,將簡圖中介於弓形部分的甲床、甲髓、脂肪挑出並徹底切除,使深處不再有趾甲長出,同時使肥厚的甲溝變薄。
圖D:切除後再以電燒刀將整個組織再度清理一次,以二度確認徹底清除乾淨,C、D步驟非常重要,因為若未清除乾淨,將來該部分仍會再長出趾甲;且可使肥厚的甲溝變薄,整形後的趾甲邊緣較不易被包入甲溝肉內。
圖E:清除乾淨後的弓形狀。
圖F:以不可吸收的尼龍線採外縫法方式將弓形切口直接縫合,視實際狀況縫2~3針(照片為2針)。
圖G:塗上一層抗菌藥膏。
圖H:用含藥成分的黃紗布做初步包紮,保持縫合處浸潤,避免將來拆掉紗布時,造成紗布撕裂傷口。
圖I:再用紗布層層包裹整個腳趾,且紗布具有吸收術後傷口分泌物的作用。
圖J:最後用彈性紗布將傷口固定。
★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若傷口有疼痛產生,則服用止痛藥即可,不須特別護理,惟須保持傷口乾燥,避免強烈撞及、被踩踏,約術後2星期即可拆線。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甲溝炎 #紅腫 #疼痛 #發炎 #感染 #指甲內生 #肉芽組織增生 #重建 #拔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