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鍾侑谷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關於男性重建外科的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某些嬰幼兒出生時外觀看不出有任何異樣,飲食、排便及生長完全正常,只是經過幾個星期後,在頸部外側會出現硬硬的一條索狀物,這是由於肌部肌肉纖維化所致,俗稱歪頭,醫學上正式名稱為「先天性肌性斜頸」。由於該側肌肉的硬化纖維化頸部移動受到限制,頭容易朝同側傾斜往對側看長期累積下來會引起患側的臉型變小眼睛也跟著變小下垂,導致整個容貌變形,且隨著小孩年紀之成長而更加嚴重

   經過適度之復健治療後,此硬塊通長會在出生3~6個月後逐漸變軟甚至消失,故發現時暫時不用手術,只需復健即可,其目的是為了預防因睡姿長久固定在一側而造成,該側枕部壓扁,及患側臉變小等諸後遺症

   為了增加頸部靈活度矯正顏面不對稱頸部傾斜,我們會先採用下列之復健治療方式

1. 熱敷:用熱毛巾(攝氏40度),注意溫度不可過燙,做局部熱敷,放鬆肌肉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

2. 按摩:按摩者需剪短指甲,塗些嬰兒油,指尖硬塊部位輕輕按摩一天四次,每次15分鐘

3. 姿勢的調整

(1)睡覺時儘量趴睡,臉部轉向患側(即有硬塊之臉朝上)。

(2)餵奶時將奶瓶移轉患側上方,誘導小孩使用此姿勢喝奶

(3)抱時,讓健側貼近抱的人,誘使嬰兒往外看

4. 周圍環境之調整

(1)寶寶在嬰兒床時,健側靠牆患側朝外,誘使小孩轉向患側

(2)小孩滿月後,以光線、聲音及玩具置放在患側,以吸引小孩的注意,使頭轉向患側(要注意只轉動頸部不可身體彎曲或轉動)。

   請各位家長依上述方式持之以恆的施行,每一個月回門診複查一次,直到症狀改善;如無法改善,醫師會隨時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時機約在三至六個月大時,視小孩之狀況而定,手術的目的是為避免臉部半邊萎縮姿勢不良之後遺症,以避免終身遺憾

   如果頸部肌肉已因復健治療改善,能轉動自如,也必須每年追蹤檢查一次,直到醫師認為正常為止。

   下圖為斜頸開放式手術流程圖,於今,斜頸也可選擇採用內視鏡手術之,整個手術的主要精隨不變,惟無須開放式手術般地剖開身體,於直接目視下進行手術,而可藉由內視鏡於體內進行手術也。

 斜頸.jpg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鍾侑谷-其他手術 的頭像
    鍾侑谷-其他手術

    鍾侑谷醫師其他手術分享

    鍾侑谷-其他手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