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重建外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鍾侑谷
學經歷請連結:https://smartsurgeon.pixnet.net/blog/category/2162914
**若您有任何相關困擾,請洽 yy179@yahoo.com.tw,或電(06)2150237**
【警語】內文之醫療手術畫面含有血跡、標本及局部外生殖器,儘管已用馬賽克做模糊處理,仍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觀看,若有醫療上需要,仍須由家長觀看研究。未滿18歲寄送基本資料及照片做就診前準備,須取得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並由其代寄,未成年人就診須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
【提醒】術前狀態因人而異,術後狀況將因個人體質與照護而有所差異。
【建議】請將閱讀介面由手機版轉為電腦版,即可取得完整分類與內容,有助於您的資訊搜尋。
臉部五官中影響最大也最顯眼的是眼睛(神),因為四目交接可勾動天雷地火,而鼻子則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漂亮恰當的鼻形,可增添臉部神采。鼻子可分為三大部分:鼻山根、鼻頭、鼻翼,其中鼻頭由於位處臉部中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全臉的中心點,因此鼻頭對於臉部有著「牽鼻頭動全臉」的第一配角地位,意即,鼻頭的形狀、高低、圓尖,對全臉有加分效果,所以鼻頭部位的手術堪成為鼻部手術之根本。
鼻頭有過小與過大、角度有過高與過低等各種交叉所成的形狀。鼻頭過小,在面相學上會影響福分與財運;鼻頭過大,稱為蒜頭鼻,再大就叫做蓮霧鼻,遠遠的只看到一個鼻頭,使臉部失焦;角度過高稱為朝天鼻,兩個鼻孔隨時出來跟人打招呼,且面相學上又容易漏財;角度過低、甚至內勾,雖有個性,卻不夠美觀大器。
舉凡前述種種與鼻頭有關的問題,手術的關鍵點就是從根部做起 -- 調整鼻頭內部架構。由下的兩個鼻部剖面圖可知,影響鼻頭大小的因素最主要在於鼻頭中腳、鼻頭外腳與覆蓋鼻頭的皮下組織。易言之,倘若鼻頭過大,其成因不外乎是鼻頭中腳過寬、外腳過大或覆蓋鼻頭的皮下組織過厚(多)。反之亦然。(註:外腳+中腳+內腳,統稱為下外軟骨)
東西方人的蒜頭鼻不太一樣,西方人大多屬高蒜頭鼻,而東方人則多為低扁蒜頭,高低乃指鼻頭(尖)而言。鼻頭的相關處理手術最主要在於鼻頭的塑形:鼻尖角度的高低,是微微往上翹或有些許的懸膽;鼻頭形狀的尖圓,是要很西方人的尖挺或是具有面相學意義的小鼻珠;這些問題的處理均屬鼻頭範圍。
像西方人的高蒜頭鼻乃是單純的鼻頭過大,低蒜頭鼻則不僅須處理鼻頭過大問題,另須拿鼻中隔來墊高鼻尖。本案例是東方人較為少見的高蒜頭鼻,所以只須處理過大的鼻頭。下圖為不同角度的術前照片,從A-2 & A-3兩張側照可以發現,本個案的山根與整體鼻高均屬適中,只是正面(A-1)看的時候鼻頭與鼻翼的界限不清,感覺是一整坨,但鼻翼並未過寬,所以只須調整鼻頭的比例,就可使問題獲得改善。
縮小鼻頭並非隨心所欲,鼻頭過大要縮小是有限度的,因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鼻頭中腳、鼻頭外腳與覆蓋鼻頭的皮下組織就如同房子地基一樣,是有一定存在的寬度與厚度,否則鼻子的基礎架構會不穩,而導致走山或坍方。曾有朋友問診時提出,是否可以在他的大鼻子上架一個L形鼻模,這樣鼻頭就可以變得尖挺的。其實並不可行,因為大鼻子與鼻模間會形成很突兀的斷層面。再者,鼻形須搭配臉形,除非決定徹底變臉,否則渾厚有力的臉形並不適合有個削瘦尖翹的鼻子,既不符合美學,也失去面相學上的福分。
縮小鼻頭須採開放式手術方式,方能綜觀整個鼻頭之全局。先以鼻鏡撐開鼻孔,分別在鼻中隔膜(圖B-1)、兩側鼻翼、與周邊鼻處注射麻藥。接著於鼻小柱做切口註記(圖B-2),再以45度尖剪沿著註記剝離鼻小柱皮膚及下外軟骨(圖B-3)、上外軟骨(圖B-4)。圖B-5白色圈中那一整片為縮小鼻頭時所要處理的下外軟骨,黃色箭頭處為鼻中隔。在設計切口註記時有兩個重點須注意,(1)切口註記須設計在鼻小柱最凹處,由圖B-2可發現,最凹處也是鼻小柱最窄處,所以將切口設計於此,術後疤痕會最小。(2)切口註記設計非為單一橫線,而是呈「 」形狀,原因在於非單一橫線的切口,可有術後疤痕模糊效果(不顯著)且可減少疤痕增生;另者,由於是採開放式手術方式,非單一橫線切口可減少術後傷口的張力,增加癒合能力。
由圖C-1可知,下外軟骨的左右兩支外腳影響著鼻頭的直徑,所以須測量下外軟骨左右兩支外腳的距離,確認鼻頭的寬度究竟是多少(圖C-2 & C-3),始能較精確估計該修剪的外腳幅度。測量與估計後,即修剪兩側外腳(圖C-4),圖C-5為修剪下來的外腳軟骨組織。修剪後須將原先外掀的鼻部皮層放回,確認是否有達到預想的模樣。為維持整體鼻子的架構支撐度,修整後的外腳最少須保留0.4~0.5cm,當然,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外腳的留分須跟著個人條件去做適度調整。
接著將修整後的兩側外腳(圖D-1)靠緊縫合起來(圖D-2),如此鼻頭才會變得尖挺,不會因為修整外腳後而變得比術前塌扁。然後把中腳的穹段縫合(圖D-3),除可增強鼻頭結構外,也能加強鼻頭的尖挺度。最後視個人狀況決定是否須適度削薄鼻頭的皮下組織,然後進行切口縫合(圖D-4 & 圖D-5)。
倘若是屬於低扁的蒜頭鼻,則手術工序會有所不同。須將鼻中隔墊在左右兩側的下外軟骨中間,再把下外軟骨的中腳與鼻中隔縫合,如此鼻頭才會變高且牢固;但若只做到這裡,鼻頭的那顆鼻珠看起來才會太尖、摸起來也會有些刺刺的,因此,最後須再取耳軟骨墊在鼻頭最高處,讓它形成鼻頭的一個盾牌,使鼻頭線條可以顯得順暢,術後鼻頭不但變得高挺,且鼻珠才會呈現圓潤度。
由於是採開放式手術方式,所以術後鼻頭會顯得腫脹,大約3個月後才能看得出效果,由於疤痕組織的收縮,一年後鼻頭才會形成最終模樣。
【本文乃基於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加上數十年實務手術經驗所得之總結,提供另一種思維謹供參考,實際情況仍應依個案而定】
#鼻翼 #蒜頭鼻 #蓮霧鼻